本文作者:小旺

钩鱼线几号什么意思

小旺 2024-03-16 176
钩鱼线几号什么意思摘要: 几号鱼线怎么区分使用?冬季钓鱼线几号最合适?鱼线一般用几号?为什么?几号鱼线怎么区分使用?主要的区别就是线径的差别,常用的鱼线型号有:0.4号线径0.104毫米、0.6号线径0.1...
  1. 几号鱼线怎么区分使用?
  2. 冬季钓鱼线几号最合适?
  3. 鱼线一般用几号?为什么?

几号鱼线怎么区分使用

主要区别就是线径的差别,常用的鱼线型号有: 0.4号线径0.104毫米、0.6号线径0.128毫、0.8号线径0.148毫、1号线径0.165毫米、1.2号线径0.185毫米、1.5号线径0.205毫米、2号线径0.235毫米、2.5号线径0.260毫米、3号线径0.285毫米、3.5号线径0.310毫米、4号线径0.330毫米。

冬季钓鱼线几号最合适

冬季钓鱼线0.6号最合适。

冬季钓鱼用多大的鱼线主要要看鱼情、水情、时节等因素,例如初冬主钓鲫鱼子线可用0.6号尼龙线、主线可用1.0号尼龙线,仲冬和季冬主钓鲫鱼子线可用0.4号尼龙线、主线可用0.8号尼龙线。

鱼线一般用几号?为什么

鱼线一般用几号?为什么?

钩鱼线几号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鱼线的号数实际说的就是鱼线粗细。正常情况下,号数大,线径越大,号数小,线径就越小。那现在问题是,钓鱼时我们一般用多大的鱼线去钓鱼呢?


个人以为,垂钓时,所用鱼线的粗细程度除了与目标对象鱼的个体有关外,还和我们垂钓的季节有关。这两个因素,是鱼线号数选择使用的关键所在。

生活中,我们固有的常识是粗壮的东西往住要比纤细的东西结实牢固,所以粗线就会比细线更为结实,这固然不错,但是,钓鱼用的鱼线,除了考虑结实与否外,还需考虑到鱼的适口性,否则,粗线钓小鱼,常因子线挡口而失去许多上鱼的机会。

钩鱼线几号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
除去上面这个因素外,鱼线大小的选择使用也因季节的变化而相应作出适当的调整。比如在冬天,鱼的活性差,鱼口相对较弱的情况下,如果还在沿用夏秋季节的那套线组,势必会对上鱼不利,而较为可取的作法是换上小1至2个号的线组和鱼钩,以利于冬春季节鱼活性差的时候把饵钩吸入口中。


以我个人来说,经常出海钓鱼,常以沙尖、黄翅、黑鲷、和鲈鱼为目标对象鱼。对于沙尖这种小个体鱼种,一般1.5号的尼龙子线已足够应付,但是考虑到有沙尖鱼的地方也会有黄翅和黑鲷,综合考虑的话用2号子线就行了,而主线呢3.5或4号均可。如果是在温度较低鱼儿活性差的冬春季节,基本上都以1.5号子线作钓。但如果是钓鲈鱼这种稍大体型的鱼类,鱼线的号数通常以8号尼龙线或8编4号Pe通线为主。

如何选择鱼线要看你垂钓的是什么鱼类!钓的鱼种不同使用的鱼线型号也不同,一般不管是南方或者北方垂钓的鱼类基本分为两大类,第一类钓的最多的就是鲫鱼了,第二类就是大个体鱼类包括(鲤鱼草鱼青鱼、),我会在下面列出垂钓各种鱼类该使用的鱼线型号。

钩鱼线几号什么意思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1.相信大家一般都是以钓鲫鱼为主,那就先说钓鲫鱼该用几号的鱼线,一般来说春.夏.秋.这三个季节使用的钓鲫鱼的鱼线都差不多,基本主线在0.8号至1.5号左右,一般钓鲫鱼主线不要过粗,超过1.5号你会发现鱼的吃口很顿,不够灵敏,子线相应的要比主线细一个型号,一般在0.4号至1.2号之间,比如用0.8号的主线,那么子线肯定要低于0.8,用0.4或者0.6的子线配0.8的主线就可以,在比如你用1.5号的主线那么你的子线用0.4至1.2之间都可以,只要子线别粗于主线就行。另外冬季因为鲫鱼的活性低,吃口轻,所以冬季垂钓鲫鱼要用最细的线组,比如用0.8的主要配0.4的子线就能清晰的看到鱼的吃口信号,反之用的线组过大比如用1.5号主要配1.2号子线就会因为线组太粗而看不出鱼的吃口信号。

2.在来说垂钓鲤鱼、草鱼等大个体的鱼类的鱼线型号,一般野钓大鱼用的鱼线型号要比钓鲫鱼粗的多,正常在3号至10号之间就可以,这个鱼线型号区间能垂钓的大个体鱼类的重量在2斤至20斤之间,所以你要根据你垂钓的钓点的大个体鱼类重量在多少之间,如果你垂钓的水域大个体鱼类在3-5斤左右那么你的鱼线主线用3号至5号就可以,子线用2号至4号就可以,如果你垂钓的水域有的大个体鱼类重量在10斤至20斤之间那么就要加粗鱼线的型号,这时候就要用到8号至10号的主线,子线用6号至8号之间,基本上遇到10斤至20斤以内的大个体鱼类只要操作正确一般是没有问题的!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vanigliablog.com/post/112.html发布于 2024-03-16

阅读
分享